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首页

保險+科技”成爲保險行業發展新燃點

  “回歸保險本源,服務實體經濟是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本質要求。”在日前舉辦的2019年中國總精算師論壇上,銀保監會财務會計部(償付能力監管部)主任趙宇龍表示,總精算師對保險業回歸保險本源、服務實體經濟具有關鍵性作用。精算師需堅持長期、審慎和以負債爲中心的觀點,準确及時地判斷、計量和管理風險,爲實體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随着償二代二期工程建設以及保險業市場改革推進,我國保險業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中遇到了全新機遇。中國精算師協會會長陳東升表示,保險是金融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着風險保障、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等重要職能,精算師作爲保險業的中堅技術力量,在保險産品開發、準備金評估、資産負債管理、金融風險防範等方面有着天然的優勢。

  中再壽險拟任副總經理胡曉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近年來,監管層一系列制度的出台,使保險市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短期儲蓄類産品保費大幅減少,保險公司在健康險和醫療險方面的投入迅速增加,保險業正在逐步回歸保險本源,發揮自身的社會保障功能。從當前來看,核心要解決的是行業供給側改革問題,通過豐富産品設計,加快實現供需精準匹配,切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老無所養等社會痛點,讓商業保險提供更多風險保障,成爲社會保障體系中重要的一環。同時,未來通過引入AI技術、進行流程改造以及優化銷售渠道,推動費用率降低,從而以最低的成本爲消費者提供最有效的産品和服務,提升行業的運行效率。

  保險業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金融産品,險資的長期性與穩定性更能爲實體經濟帶來新鮮活水。對此,胡曉表示,保險資金在期限上與道路、橋梁等長期基礎設施建設相當匹配,因此,應更加主動地投入國家戰略和基礎設施建設之中,既實現資産負債匹配又推動了國家建設。同時,随着我國老齡化社會進程加快,醫療養老相關領域發展亟須跟上。養老、醫療業務能夠最終與保險形成閉環,并與長壽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形成對沖,未來随着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保險資金也将大有可爲。

  陽光财險總精算師朱仁棟表示,從總精算師的角度來看,保險業回歸保障本源,服務實體經濟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保險業是承擔客戶風險的行業,保險公司需開發滿足客戶需求、提供風險保障的産品;另一方面,在開發産品時,精算師需要根據客戶風險的差異化,訂制不同的費率,使不同風險的客戶支付不同程度的保費。

  近幾年,爲更好地發揮保險業天然的保障功能,乘着科技發展的浪潮,“保險+科技”進展加速,保險業回歸本源的腳步不斷邁進。太平洋财險總精算師陳森對記者表示,科技浪潮在沖擊着每一個行業,保險精算業也不例外。傳統精算局限在基于保險數據的統計分析,而大數據和AI時代的來臨,要求保險精算必須跳出原來的舒适區,突破傳統的數據領域和分析方法,積極擁抱物聯網和5G技術對産險風險特征和數據範圍的改變,唯有自我變革才能跟上時代,保險精算相對科技公司來說,更加了解保險産品的風險特征和市場特性,擁有深厚的理賠數據積累,應積極發展自身優勢,結合最新技術突破自我局限。

  朱仁棟表示,新的科學技術,特别是大數據、雲計算、雲存儲等技術,爲保險精算帶來可能的提升空間。目前,保險精算除了過去經典的精算模型之外,同時使用了大數據處理的模型和技術,如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均應用于精算定價中。新技術一方面可以應用于精算定價,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洞察客戶,了解不同客戶在産品方面的需求,通過數據分析理解客戶需求,智能推薦匹配度較高産品。将精算技術結合大數據技術後,爲客戶帶來更加完善的服務體驗。

  對于未來保險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胡曉建議,從國家層面來看,需加快稅延年金的全面推出,促進多層次養老體系的構建。多層次的養老體系亟須稅延年金的發展,因此,還需加大相關政策的推廣,甚至是稅收優惠的刺激力度。陳森表示,無論意外事故還是自然災害,保險公司的及時補償都能夠讓個人家庭和企業公司從财務困境中解脫出來,回歸本源就是回歸保障本源,保險是社會和經濟的穩定器。

Baidu
sogou